家长们要注意"引导式训练"的八大要素

家长们要注意"引导式训练"的八大要素
引导式教育通常用于自闭症、小儿脑瘫等特殊儿童的康复工作,但是其中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因素需要引导员和家长的注意,这样康复训练效果才会更加明显。
第一大要素“团队”:
在孩子的一日训练日程中,孩子作为一个完整的人,都必须进行包括智能、生活护理、运动功能等方面的学习与训练,团队紧密配合,小组成员之间团结协作,示范和引导小组儿童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各专业互为渗透,发挥团队精神。

第二大要素“引导员”:
引导员可以由任何职务的人员充当,有条件的情况下则由教师承担。在引导式教育进行中,首要而重要的角色是引导员。第一引导员具有指挥、协调、督导的作用利用教育原理帮助儿童达到他们的目标。


第三大要素“分组”:
引导式教育用小组形式来进行学习。同一小组的儿童以年龄、运动能力接近为妥。这是分组的原则。因他们对功能的要求是相同的,所以不同类型运动障碍的孩子可参与同一组习作。组别形式消除了把全部注意力放在个体上的弊处,避免了让孩子过分依赖别人,同时孩童的个别需要有能被兼顾。 

第四大要素动作模式”
建立功能生效的动作模式及习惯,建立进行活动的意欲及独立的意识去解决问题,掌握技巧与步骤去进行日常活动,结合引导式教育其他诱发元素,成为一个流畅且对儿童有意义的活动课堂。

第五大要素“贯穿的模式”:
我们训练和教育脑瘫儿童的目的是为了让他们融入到社会这个主流中去。所以,一天贯穿的程序使活动课程更加连贯和一致;有目标的习作并不只是局限于课堂上练习,而是融汇于整个课程中。因此每日都要有足够的时间让儿童练习步行,学习入厕,进食,自理,沟通以及其他运动技能活动等。

第六大要素“整合”:
引导式教育的课程与普通教育课程不同,后者是相对独立的,前者则需要将所学的加以整合。如体能课程中加有认知、感知、言语和音乐等内容,以引发学习动机,这样才能将引导式训练效果发挥到极致。

第七大要素“诱发”:
引导员通过口头诱发、视觉诱发、触体诱发、情感诱发等形成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诱发技巧是反映一名引导员综合素质和对教学目标的理解和把握能力,使用得好,幼儿教学效果则好。

第八大要素“家长参与”:
在引导式教育中,另外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是家长参与。家长是培育孩子的核心人物,是促进孩子学习的启动者和陪伴者,在家中进行引导式训练,效果更加明显。
返  回下一篇上一篇

TOP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