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感官训练对特殊儿童的重要性

多感官训练对特殊儿童的重要性
目前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对特殊儿童教育和训练都非常的重视,而对于特殊儿童训练里面的“多感官训练”又格外引起了行业专家,教育机构的特别重视,并且通过实践与理论结合对特殊儿童进行康复训练。

首先奥漫给大家普及一下多感官训练的相关知识:
多感官训练”主要是指通过各种方式,对特殊儿童包括听觉、视觉、运动、语言、感觉等感官的刺激、去体验,从而全方位地开发包括“体能、识别、感官、音乐、语言、人格和社交”在内的七大潜能。奥漫优悦的多感官训练系统以游戏为平台,大胆尝试多样化的学习途径和学习方法,创造一个有寓教于乐的环境,让特殊儿童在玩耍中,感受、去探索、去学习,从而建立对外面世界的认知和适应能力。

很多人都会同时发出多感官训练的作用是什么这样的疑问:
我们所谈的多感官教学是基于脑科学研究提出的。脑科学研究表明,调动越多的感官,就可以利用越多的大脑通路,从而建立起更多的神经连接。
0到3岁是幼儿大脑开发的关键期。这个阶段的婴幼儿大脑的神经突触和神经键将大量形成。因此婴儿在这个阶段学到的东西比生命中其它任何阶段都要多得多。只有在这个阶段提供多种感官知觉的刺激和经验,以感官做前导,引导孩子运用不同的感官知觉系统来探索、尝试、学习新事物,使其潜能得到建立和开发,才能帮助宝宝们今后的各项发展和学习。英国政府早在1972年就发表了教育白皮书,其中提出:“从4到5岁才开始的儿童教育已经太迟了。假如不加强3岁前的教育,就无法保证儿童的前途发展。这样的学习机会一辈子只有一次。”所以我希望家长们能够了解:抓住这段黄金时间进行早教事半功倍,而且这将影响孩子未来一生的发展。
 
当然,感官的教学一定是建立在对感官知觉理解的基础上。感官知觉包含了:触觉、听觉、视觉、味觉、嗅觉…等。人类在胚胎、胎儿发展阶段,在母体孕育期已经开始接受一连串感官知觉的刺激和经验了。当宝宝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就开始了其在母体内的奇妙旅程:处在液态的空间内的胎儿能感受到旋转、跳动、晃动;外部的挤压;还有子宫内的体温、湿度…等,有形、无形中发展出最早的感觉系统。随着身体器官的发展成熟,胎儿在妈妈的肚子里还可以听到妈妈的心跳声、说话、音乐、环境中的声音等。虽然此阶段尚无法理解这些声音的意思,但透过羊水中的共鸣,再传导到听觉神经,可以感受到:音调、音频、节奏、快慢、高低音的不同。
 
 讲了多感官训练的概念,也谈了多感官训练的作用,其实我想大家也明白了多感官训练的真正意义,就是要我们通过日常的生活中通过你的所见、所闻、所感、所触,等多方位的感觉神经的一个训练过程,然后通过中枢神经达到一个跟外界协调对接的过程。
 
奥漫希望我们每个父母都不能忽视孩子这个多感官训练,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真的是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返  回下一篇上一篇

TOP

HOME